资讯 更多 >>
整理老戏谱、创排新剧目,国家级非...
天天即时看!打嗝做什么运动?
全球观焦点:当日快讯:巴西总统卢...
儿童咳嗽有痰吃什么消炎药 咳嗽有...
4月12日晚间重要公司动态追踪:特斯...
消费帮扶连起“钱袋子”“菜篮子”...
B社《DOOM》手游《Mighty DOOM》IG...
国家能源集团“打假”17家下属子公...
民银资本(01141)4月12日回购8.2万股...
热消息:正观快评:专家称北京拥堵...
动态更多 >>
新智认知: 新智认知数字科技股份有...
郑州银行董秘回复:我行董事长是否...
你们,温暖了2021
西安市新增27个中风险地区 目前有1...
广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
哈尔滨市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
寒潮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四川盆...
昆明至哈尔滨一航班发现1名入境复阳...
陕西研考:封控区内考生在原报考点...
北京今日最高气温仅5℃ 明起强冷空...
会展 更多 >>
美籍酿酒师在崇礼:中国是第二故乡...
河南项城报告2名疑似新冠肺炎病例 ...
浙江绍兴确诊病例首次零新增 上虞...
广西东兴实行全员居家隔离 启动口...
新疆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 “富春山...
云南瑞丽市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结果...
内蒙古满洲里累计治愈出院本土确诊...
孙海洋夫妻驱车山东阳谷:还在为孙...
大国工匠追梦“玉米强国”40载:用...
让南海“海洋热带雨林”斑斓多彩
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资讯 > >> 正文
 
整理老戏谱、创排新剧目,国家级非遗迷糊戏 传统戏曲绽放新光彩 实时焦点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3-04-13 08:48:04


【资料图】

传统戏曲绽放新光彩(主题)

人民日报记者 蒋云龙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的社区文化活动室里,二胡、板胡、笛子等的音调高低错落,演员脸上涂着厚厚的油彩,身着戏服,登台演唱。咿咿呀呀的戏腔时高时低,洋溢着浓浓的陕西方言味道。

这就是国家级非遗迷糊戏。迷糊戏原称“眉户”,是陕西主要戏曲剧种之一,传入新疆后,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演变,成为深受新疆人民喜爱的戏曲剧种,被称为迷糊戏。

舞台上,旦角演员蒋红清尤其出彩,身段、唱腔都很专业。当问起啥时候入行,蒋红清笑了:“我没专业学过。因为喜欢,这几年才开始接触。”蒋红清说,迷糊戏的曲调十分好听。自己听着听着,就唱起来了,唱着唱着,就有了上台演出的冲动。

老生演员是66岁的狄光照,也是迷糊戏的传承人。“迷糊戏跟别的戏不太一样。一方面,它来源于乡土,是老百姓排解乡愁、自娱自乐的小调,大家都能唱。鼎盛时期这里几乎人人都会唱几句。”狄光照说,“另一方面,想要唱好又很难,它的音调高低起伏,大量运用装饰音,而这也正是迷糊戏好听的原因。”

100多年前,迷糊戏在新疆伊犁、昌吉和南疆部分地区出现。兴盛时,城乡百姓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都会唱迷糊戏、听迷糊戏。时光流转,迷糊戏一度衰落。2007年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组织力量对迷糊戏进行抢救、挖掘、整理。2008年6月,眉户(迷糊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优秀传统文化不能丢在我们手里。”当地迷糊戏剧团负责人高飞元说,他们找到很多过去的戏曲磁带,一点一点听写出传统戏谱,整理成文,还编写了许多展现当代幸福生活的新戏,也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这个由爱好者们组成的剧团,每周都会到学校给孩子们演出教学,“会唱会听的孩子越来越多了,还有10多个孩子主动要求学习这门非遗。”高飞元说,剧团成员坚持每周排练3次,还会到基层义务演出。

“每次演出,台下观众都坐得满满当当。”蒋红清说,迷糊戏,生命力强着呢。

关键词: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