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柴油价格这两天大幅度上调,再次突破8元档,让不少开燃油车的车主大呼开不起,造成很多的抱怨之声,然而对于新能源车主来说却不存在担忧油价的问题,那么作为农村人,我们买啥车呢?
“国际上涨我也涨,国际对我有影响;国际下降我不降,我和国际不一样!”国内油价大幅度上涨,这句话又被翻了出来,确实我们感受到了油价上涨对于我们有车生活的压力,“出行自由”变得不那么自由。而正在进行春耕春种春管的农民也是感受深刻,因为不仅仅是汽油涨价,柴油也涨,从而造成种地成本大增。
而且农民家家户户有车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说明农民的购买力在提高,但是很多农民家庭买的都是燃油,不仅是燃油车便宜,还因为车子在农村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种社会地位,甚至优先择偶权也要看有没有一辆汽车,因而乡村汽车消费占据了国内汽车消费的大头。
(相关资料图)
关于这一点,有关方面也是一清二楚,所以为了促进消费,也是为了满足农民购车的需求,好消息来了。
4月19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在回答媒体关于”消费市场恢复情况,稳消费、促消费采取哪些措施”的提问时回答,下大力气稳定汽车消费。汽车消费是支撑消费的“大头”,将加快推进充电桩和城市停车设施建设, 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鼓励汽车企业开发更适宜县乡村地区使用的车型。
新能源汽车下乡,必然会进行一轮降价潮,这对于想买车的农民来说自然是好消息,毕竟左邻右舍都买了车,如果自己不买的话面子就成了问题,在村上都感觉比别人低一头。但是面对即将大力推进的新能源汽车下乡,也有不少声音不看好,主要有两个问题。
第一、钱从哪来?
汽车下乡促进消费,改善农民出行条件,提升国家经济,车企有订单,看样子是多方获利的好事,但是有网友提问很是尖锐:钱从哪来?要知道新能源汽车下乡也许能有优惠三五千,免除购置税等等,但不是不要钱,便宜的都要好几万,而且车型有限,对于不少农民来说可能就是买不起。
在农业农村部4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农村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农民就业面临压力较大,这一点相信很多农民工都感受的比较深,不少人至今还在村上晃悠,不是不想出去打工赚钱,而是面临着清退60岁农民工,35岁的连进厂打螺丝都被卡年龄的情况下,再加上今年不少密集劳动型的订单减少,农民工就业压力大,收入自然减少。
所以,新能源汽车下乡是能够促进消费,但是需要农民有钱才能消费,但是钱从哪里来呢?种地卖粮吗?
第二、实不实用?
同时,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新能源汽车下乡的实用性,到底实不实用?面对农村的坑洼不平的道路,面对无充电设备的情况下,相信很多人买车以后就成为了摆设,不舍得开,开不了都是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不提前解决,即便下乡的车子便宜农民也不会买。更何况很多车型都是淘汰的,或者是换皮不换心的车子,这已经从家电下乡和上几次的汽车下乡中摸清了底细,想要农民上当是越来越难了。
而关于农民钱从哪来的问题,发改委强调,提高收入是促进消费的重要基础。将会同有关方面优化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全链条良性循环促进机制,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做好基本消费品保供稳价,使居民能消费敢消费。
所以,推进新能源汽车下乡,让农民敢买,提高农民收入才是重点,我们也相信发改委能够说到做到,这才是农民最为期待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