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更多 >>
钢铁行业未来将持续推进产品 结构...
硅业分会:本周硅料市场价格大幅下...
刚刚公布!绍兴人恭喜了,即日起实行
学业规划师|世界速看
河北:这个“单打冠军”真“晶彩”!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202...
2023汶川车厘子采摘攻略(基地/时间)
丰田考斯特7座房车配置报价
热议:汽车整车板块震荡走高,金龙...
世界最资讯丨创业板导航概念股票排...
动态更多 >>
新智认知: 新智认知数字科技股份有...
郑州银行董秘回复:我行董事长是否...
你们,温暖了2021
西安市新增27个中风险地区 目前有1...
广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
哈尔滨市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
寒潮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四川盆...
昆明至哈尔滨一航班发现1名入境复阳...
陕西研考:封控区内考生在原报考点...
北京今日最高气温仅5℃ 明起强冷空...
会展 更多 >>
美籍酿酒师在崇礼:中国是第二故乡...
河南项城报告2名疑似新冠肺炎病例 ...
浙江绍兴确诊病例首次零新增 上虞...
广西东兴实行全员居家隔离 启动口...
新疆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 “富春山...
云南瑞丽市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结果...
内蒙古满洲里累计治愈出院本土确诊...
孙海洋夫妻驱车山东阳谷:还在为孙...
大国工匠追梦“玉米强国”40载:用...
让南海“海洋热带雨林”斑斓多彩
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资讯 > >> 正文
 
钢铁行业未来将持续推进产品 结构和产业集中度的提升 每日速看
来源:中研网     时间:2023-05-10 16:19:53

2016年,钢铁行业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启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通过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及违规表外产能的取缔,使得钢铁行业从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快速恢复。整体上看,供给侧改革在供给端解决了我国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使得行业供需回归合理。供需改善也带领钢铁行业开启了发展的新阶段。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以来,钢铁行业在财务状况、产品结构、行业集中度等方面得到了明显改善:

(一)持续盈利,企业财务状况明显好转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对于钢铁行业而言,供给侧改革一方面使得钢铁产能得到控制,使得行业供需波动减小,逐步向着“供给有顶,需求稳升”的健康供需关系发展;另一面,对于市场表外违规产能的取缔,使得市场流通的劣质、低价钢材退出市场,钢铁行业“劣币驱逐良币”局面得以结束。两方面原因,直接带来市场需求重新流向合规钢企,市场无序竞争的乱象持续改善。而合规钢铁企业产品相较于市场流通的劣质产品而言,在产品质量、工艺控制等方面更高,相应钢材价格也自2016年开始逐步回归理性。

根据中钢协周度的钢材综合价格指数看,钢材价格自2016年开始逐步回升,在2018年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后续价格虽因当时供需情况变化有所波动,但整体钢材价格处于一个较合理位置。

随着钢材价格向合理区间回归,钢铁企业盈利能力得到了保障。自2017年行业扭亏为盈后,大量企业开始持续盈利。根据钢联数据统计247家企业盈利情况看,自2017年起,盈利钢铁企业占比维持在80%以上。同时,该数据表现稳定,波动较供给侧改革之前明显变小。

而长期的稳定盈利,使得钢铁企业资产状况明显改善。一方面,多年持续盈利使得钢铁企业获得了更充裕的资金。另外,持续至今的严禁新增产能政策大大减少了钢铁企业的资本开支。钢铁企业流动性充裕,带来的是资产结构的明显优化,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自2016年初开始持续下降,从2015年底超过67%的水平降至2019年初57%左右,大大降低了经营风险。

(二)产品结构持续升级,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强化高端材料、绿色低碳等工艺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钢铁工业基本形成布局结构合理、资源供应稳定、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格局。目标瞄准供给质量持续提升,并且提出具体的高端化发展目标:高端钢铁产品供给能力大幅增强,品种和质量提档升级,每年突破5种左右关键钢铁材料,形成一批拥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支持钢铁企业瞄准下游产业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高品质特殊钢、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钢、核心基础零部件用钢等小批量、多品种关键钢材,更好满足市场需求。

在钢铁行业经营情况持续好转的情况下,面对行业向高端化发展需求,企业加大研发费投入,产品结构向高端化发展,部分产品实现了国产替代。2022年,钢协会员企业研发费用达到1197亿元,同比增长5.38%,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提高至1.82%,上市公司层面,研发投入占比更高,截至2022年三季度,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26%。钢铁行业在告别了以“量”取胜的阶段,在产能扩张受到限制,企业在技术装备提升和结构调整方面加大投入,带来行业产品结构优化,钢材产品质量大幅度提升。根据钢铁工业协会统计,2010年至2019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生产的粗钢中,低合金钢和合金钢占比由39.79%提升到49.73%,高性能钢材的生产和应用比例显著提高,带动并支撑了下游用钢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换代。例如,我国生产的汽车用钢、大型变压器用电工钢、高性能长输管线用钢、高速钢轨、建筑桥梁用钢等钢铁产品已稳步进入国际第一梯队,在新材料研发和解决“卡脖子”产品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一些产品已实现由跟随向领跑的跨越。

(三)行业集中度提升,周期波动降低

长期以来,中国钢铁行业企业数量多、产业集中度低,导致我国钢铁行业对外采购原料无话语权、对内钢材市场竞争无序,已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痛点之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推进企业兼并重组。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依托行业优势企业,在不锈钢、特殊钢、无缝钢管、铸管等领域分别培育1~2家专业化领航企业。

而集中度的提升将为大型钢铁集团带来逐步稳定的收益。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石洪卫表示,在市场需求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大型钢铁集团抗风险能力更强。2022年1月至9月,利润前10位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利润合计为857亿元,尽管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9.81%,但仍占当期会员企业利润合计的92.3%。前10家企业集团钢产量占会员企业的46.5%、占全国的36.7%。

2月13日,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钢协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表示,资源整合,兼并重组,钢铁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22年,我国钢产量排名前10位的企业(CR10)合计产量为4.34亿吨,占全国钢产量的42.8%,比2021年提升1.36个百分点;排名前20位的企业(CR20)合计产量为5.72亿吨,占全国钢产量的56.5%,比2021年提升1.59个百分点。86家重点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合计为8.16亿吨,占全国粗钢总产量10.18亿吨的80.17%,可以看出,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

整体而言,钢铁行业未来将持续推进产品结构和产业集中度的提升。我们认为,在此改善过程中,央国企更加具有优势。

(一)研发优势显现,高端产品不断涌现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创新资源分散,研发整体能力偏弱,需要专业化企业或大型钢铁企业在创新中发挥主体作用,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加强企业间、上下游用户、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形成合力,为产业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

1、以宝武QP1500为代表的第三代高强度汽车钢的研发应用,不仅为我国汽车轻量化提供了10%~20%的减重空间,也使我国高强度汽车钢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目前,汽车钢品种规格已覆盖欧美日韩和自主品牌需求,高性能汽车钢的开发应用为降低油耗,减少排放提供了支撑。

高钢级X80管线钢的研发与应用不仅支撑了我国西气东输管道建设,也成功助推我国长距离油气管道建设与输送技术实现由跟随向领跑的跨越。

太钢研发系列宽幅超薄精密不锈带钢(手撕钢),超宽软态0.02mm不锈钢箔材达到世界领先,不仅实现国产化替代,还出口欧美。

华菱钢铁在高强汽车板领域,在汽车板合资公司实现与全球优秀的钢铁企业安赛乐米塔尔新技术同步共享、新产品同步上市,以强度高达1500MPa的Usibor?1500高强超轻汽车钢板为主打产品,Usibor?2000批量供应主机厂旗舰车型,帮助汽车制造商实现车辆的最高安全评级,更能有效提升车辆防撞、安全和能源经济性,为国际知名新能源汽车、国内主流主机厂的主要供应商。

首钢股份电工钢产品行业领先。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电工钢高端产品占比62%,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无取向电工钢实现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大众、比亚迪等稳定批量供货,新能源汽车用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量同比增长158%。取向电工钢0.20mm及以下超薄规格供货量同比增长38%,出口销量同比增长20%,白鹤滩至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竣工投产,首次采用首钢高性能取向电工钢制造的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正式挂网运行。

新兴铸管作为全球的铸管龙头,在球墨铸铁管新材料、产品、工艺、智能化等开展自主研发,具备人才、专利、标准、工业数据等多方面优势。2022年上半年,重点产品开发取得新突破,企业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套DN3000大口径管件水压试验机试车成功,解决了2.6米以上大口径管件使用设备进行水压试验的难题,为国家大型引水工程,占领国际铸管市场提供了坚强的装备保障;DN1200无法兰顶管开发,完成优化后的顶管最大顶推力达到了1464吨力,超出ISO13470规定的920吨力,目前已具备工程应用条件。

钢铁国企一般为中央企业或是地方区域龙头,有着更加丰富的研发资源,并可发挥体制优势,能够长期持续投入。同时,央国企产品覆盖下游行业更广泛,对于下游行业用钢升级需求了解更为充分。在高研发投入的同时,可以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将新产品推向市场,为我国制造业升级保障材料基础。

关键词: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