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一直以来,我都相信: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当然,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跨越阶段非常困难——像马云那样,从一个高考2次落榜的“失败者”,一跃成为顶级富豪,除了努力和天赋,机遇和运气也非常重要。
(相关资料图)
但是据我观察,同一届毕业的同学,10年后收入的差距最高可能达到10倍,甚至20倍。虽然都还是打工阶层,但是差距已经很明显。
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便大家起点是一样的,但是后期的种种行为,却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曾经有一个30岁在大厂晋升到P8的读者给我说:B端产品经理不能跟错项目,哪怕跟错一个,也要付出1、2年的代价——而且会让他在大厂激烈的晋升竞赛中,处于劣势。
虽然跟错项目未必都有如此严重的后果,但是我却认为:B端产品经理的职业生涯,就是一道数学题。只有在每一个步骤少犯错误,我们才能更接近人生的目标。
02 第一份工作:选赛道
对于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我认为,赛道是第一位的。
公司当然也很重要,但是如果你在大厂做一份行政工作,或者边缘项目的产品经理,那么你的职业生涯将会高度绑定这家公司——考虑到任何一家公司都必然有低谷期,甚至会大面积裁员——这就意味着较大的职业风险。
从整体上衡量,城市又比公司重要。
一方面,好的公司大部分都在一二线城市——同时我们还必须考虑,能否一辈子都待在一家公司?会不会等到我们在一个城市定居,发现居然没有其他好的工作机会,此时换城市的代价是否太大?
相对于公司和城市,更重要的还是赛道。
哪怕是一个小公司的产品经理,当他在最黄金的年龄成为资深行业专家,都有很大机会去到行业Top级企业。
高速发展的企业,往往需要大量人才。此时,经验匹配、能力又突出的小厂产品经理,将是他们重要的生力军。
同时,要变换赛道往往非常困难。
我曾经有一个下属,211大学物流专业。他选择了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方向,而他的很多同学则去了物流企业从事业务工作。
毕业2年后,他的同学都很羡慕他的发展。可惜的是,从物流业务人员转型产品经理,仅仅依靠个人的努力,还是相当困难的。
03 工作第一年:苛刻的领导
不管你在学校取得了什么成绩,初入职场,都是人生的一次洗礼。
当正式加入一间公司,从职业角度来说,我们几乎是一张白纸:可塑性极强。而到底被“捏”成一个什么样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遇到了什么样的上级。
我的第一位上级,同时也是我的启蒙老师,是一位非常严谨的项目经理。本来我的写作习惯非常粗糙,一篇几千字的文章错字频出,但是在启蒙老师的严厉要求下,我现在的文章很少出现错别字。
朋友给你温暖,但很少让你进步;“敌人”给你折磨,却是你成长的重要助力。
在职业生涯早期,树立远大的目标也非常重要。
我刚毕业的时候,在一家IT公司做实施顾问。当我看到Oracle公司(当时我所在行业的Top公司)的顾问来公司指导,公司领导都毕恭毕敬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成为Oracle公司的顾问。
后来我进了Oracle公司,才知道当年应该定一个更大的目标。因为只要坚持努力,你大概率会得到想要的东西——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树立一个更远大的目标呢?
04 工作第五年:成为行业专家
如果我们没有随意更换赛道和随意跳槽,那么在工作的第五年,大概率开始进入职业生涯的黄金期。
此时,我们有经验、有野心,能加班、能出差。对于很多B端产品经理来说,工作第五年往往会完成人生第一次重要的跃迁,比如跳槽到更好的公司,甚至晋升到管理层。
当然,作为B端产品经理,晋升到管理层未必是唯一重要的目标。因为对于大部分产品总监来说,管理技能其实是次要的,最重要的还是产品规划能力。
而产品规划能力的背后是什么?
是对业务的熟悉,对行业的洞察,对标杆B端产品的深入研究。
所以,不管你有没有机会晋升,请一定要让自己成为一个行业专家。
05 工作第十年:自己的事业
当我们进入工作的第十年,我会建议你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人生价值是什么?
从专业角度来说,工作十年的我们,已经相当成熟。如果只是一名普通的打工者,将很难再继续攀升。
那么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前进?有什么事业值得我们投入下半生?
到一家成熟的公司,和公司一起发展?还是去一家创业公司,在有限风险的前提下,参与创业?又或者准备自己单干?
是不是打工者的身份并不是关键,但是能不能成为一份事业“稳定的一分子”,将决定我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而拥有“一份事业”的关键,在于想清楚自己的人生价值,并据此提前构建相应的能力和资源。
06 关于跳槽:谨慎和感恩
我觉得跳槽是一件高风险的操作。我也真的佩服那些频繁跳槽,但每次都很成功的人。
跳槽的坑太多了,比如当你因为一些不如意选择了离开,却发现在新的公司,同样有不如意的地方。
虽然不如意的内容变了,但是给我们压抑却是一样的。
跳槽非常忌讳破坏职业生涯的连续性。
比如,本来你在供应链领域做得好好的,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轻易切换到合同管理赛道。结果,当你再次换工作的时候,可能就会尴尬的发现:供应链领域的沉淀终止了,而在合同管理领域,你还只是一个半成品。
跳槽的另一个坑,是大厂光环。
只要是大厂,不管什么产品线都去——如果一切顺利都还好,万一公司大裁员呢?那些边缘产品、新项目往往都是第一批被裁的。
然后你就会很尴尬:很难再找到大厂那样的高薪机会,如果换赛道,其实“大厂光环”也更多只是在面试的时候有用。
当然,即便坑很多,跳槽仍然是加薪、晋升的重要手段。但是,只要是正常的跳槽,我都建议大家保持谨慎和感恩。
“谨慎”意味着:不要把跳槽当作逃避的工具。自身的问题不解决,跳槽往往于事无补。
“感恩”意味着:善待老东家、前领导和前同事。我其实也跳了不少槽,但是和大部分前领导都保持了良好关系。
很多前领导都帮过我。有的帮我介绍朋友,有的帮我的新书写序。我想,懂得感恩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07 35岁危机
最后我想说说35岁危机。
有些朋友会怪我“贩卖焦虑”,但我身边太多的案例印证了“35岁危机真的存在”,也包括我自己。
当然,35岁危机未必就真的是“失业”。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核心竞争力,肯定会感受到职场上的压力。
毕竟,江山代有新人出。后浪推前浪,这是社会不变的规律。
如果没有目标,随大流走到35岁,那么这一次职业危机很可能会成为我们的人生危机。
但是,如果能思考好自己的定位,提前开始准备,那么35岁将是我们全新的开始。
毕竟,虽然体力不行了,但我们的经验和智慧,却正处于人生的顶峰,你说呢?
最后,欢迎你扫码添加“ToB老人家”主理人个人微信,围观朋友圈,并加入中国(可能)最大的SaaS微信群。
我本人使用的微信(非机器人、非运营)
已有3万来自Salesforce、腾讯云、阿里云、北森等公司的SaaS产品经理、高管和创始人加入。
现在加入,还可以领取资料大礼包~
也欢迎大家了解我亲自主理的。
作为全网唯一的SaaS星球,已有6000+星友加入。很多星友成功转型SaaS产品经理,或者成功加薪、晋级。
以下是已有的33节课程列表,现在加入,还可以享受未来一年24节课直播。
注:请购买的朋友,及时下载APP,并加入VIP群。
关于星球更多信息,大家可以点击了解:
关键词:
产品经理
职业生涯
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