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视频/韩蕴华 姜开林 曾庆雄 李婷
春光又摇一春水,纵横江水变银河。坐落于洞庭湖冲积平原之上的南县中鱼口镇,素来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小镇东临沱江风光带,又有百里南茅运河穿境而过,碧色一去烟柳摇动,水光潋滟,如临仙境。大江东去风又起,中鱼口镇以产业融合发展为帆,在乡村振兴的激流中破浪而行。
白吟浪村。
(资料图)
近年来,中鱼口镇结合本地区位、产业、文化和自然条件优势,探索多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走区域差异化、高附加值产业发展道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推动千亩级土地流转,让这片自古以来的膏腴之地持续展现着勃勃生机。
高标准农田。
水清鱼跃、稻米满仓、荷花天堂,一部《白吟浪》让南洞庭这片净土为世人所知,得名于此的白吟浪村,以优质稻米产业和优美的生态风光再次扬名,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引进龙头企业国安米业入驻打造500亩国安稻虾示范养殖基地,带动周边发展种植近50000亩优质稻,当地实现了企业盈利、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三赢”,让白吟浪牌稻米走入千万家。
白吟浪稻虾文化产业园。
古有夏雨荷喧、菱波秋泛的“疏溪十景”,今有稻田万顷、群芳争艳的发展胜景。作为古疏河源头,白银浪村享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近年来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打造白吟浪村“一心三带四片”多景群,重现洞庭湖垦殖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白吟浪”版湖乡风貌。
白吟浪村墙绘。
远处白吟浪稻浪翻滚、一片金黄,眼下南仙的小龙虾又在稻苗的庇护下快速生长。南仙村大力发展稻虾产业,全力打造以本村为核心的万亩稻虾示范片,鼓励农民合作抱团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种养。村民以自有田地或流转土地进行稻虾套养,实现稻谷、小龙虾的双丰收,将田地利用价值最大化,全村稻虾种养面积超5000亩,稻香虾肥、虾稻共生的产业模式为南仙带来崭新发展机遇。
南仙村稻虾生态种养示范基地。
同样以稻虾种养为核心产业的还有中富村。东风摇波舞净绿,初日泫露酣娇黄。眼前的美丽景象让人完全想不到这里曾经是一个贫困村。村领导班子采取“自主经营+投资入股+招商引资”模式,自主投资发展稻虾、蔬菜产业,建设蔬菜生产基地,果红叶绿、青翠欲滴的蔬菜鼓了村民们的“钱袋子”,也吸引游人前来体验田园采摘之乐。
中富村天天来米稻虾种养示范基地。
片片油菜花正开,遍地金黄迎客来。作为湖南优质油菜主产区,南县引进集菜用、油用、观光为一体的油菜品种,实现了产量和观赏价值的同步提升。每年三月中富村万亩油菜花田粲然绽放,蜂舞蝶飞,花香四溢,游人们徜徉于花海之中流连忘返。
中富村油菜花基地。
春雨融融,暖风劲吹,政策向好。中鱼口镇一手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引进天天来米业、建洲米业、湘健米业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一手牢牢抓紧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中鱼口迎宾南路两厢土地开发、国安米业大米加工产业园建设等项目落地实施,内外双向推动,形成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为主的产业格局。
国安米业。
绿映红藏江上村,一声鸡犬似仙源。走进南仙村,庭院整洁、道路平整,河堤两岸树木繁茂,绿意盎然。村支两委抓实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四旁”绿化,打造集中连线绿化风光带8200米。2022年全镇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个,获评2022年益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十佳乡镇”。
南仙村美丽屋场。
漫步于河堤步道,露花倒影,杨柳垂岸,桃花春水绿。为守护好这一方碧水蓝天,中鱼口镇严格开展河渠长制工作,禁捕工作抓在经常,林长制推行有力,田长制落实落细,秸秆焚烧管控疏堵结合,描绘出一幅水清河畅、树绿草清、鱼虾戏水的美丽生态画卷。
南茅运河。
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中鱼口镇党委抓好乡贤这一关键力量,以乡土之愁唤游子回归,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发挥乡贤人脉广阔、财力雄厚、亲友信任等优势,吸引乡贤带领群众主动参与到村庄建设、环境整治、河道管护、乡风文明建设等活动中,激活乡贤资源,重塑乡土记忆。
美丽庭院。
洞庭明珠,水韵中鱼口,渔舟棹过沧溟开,而今迈向振兴来。中鱼口人民曾在洞庭垦荒史诗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发展韶光正明媚,小镇党群齐心在这片丰沃之土上书写农旅融合的发展新华章,迎来村富民强的多彩新生活。
关键词: